很遺憾,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,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!
"直接干預股市、救市是徹頭徹尾的錯誤。2015年的熊市并不是第一次,中國資本市場20多年來,經歷過幾次熊市,以前并沒有國家隊救市,這次卻是動員各種力量救市,結果給股市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。"3月26日,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在2017博鰲亞洲論壇"糾偏:讓資本市場回歸根本"分會場作出上述表示。
胡祖六認為,目前雖然股在3000多點位置穩定,但很難說這是基于基本面的真實穩定,還是因為救市資金在抬著的穩定,對于理性的投資者,本來對于中國經濟和股市沒有那么悲觀,但是現在這種扭曲的股價下,也是欲進而不能,這個后遺癥很嚴重。當初把股市吹成一個大泡沫救市一個嚴重的錯誤,而之后的直接干預救市更是徹頭徹尾的錯誤。
在胡祖六看來,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需要重點做好三件事:第一IPO改革,股災后遺癥導致IPO改革一度停滯,目前從審批制到注冊制的改革,已經刻不容緩,第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,第三,支持共同基金、公募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的發展。
以下為胡祖六發言全文:
胡祖六:已經過去兩年了,但是我覺得2015年的股災,應該還是記憶猶新。首先任何股市的高漲有很多原因,但是我覺得跟投機的份額,太多的流動性,太多的融資杠桿,加上有關部門,政府監管,他們希望股市能表現得很火紅,展現改革紅利。包括人民日報在當中也起到很重要的角色。把股市捧上去,很遺憾,股市漲得太快,總有一天下來。在調整的時候,有關部門又驚慌無措了,把股市調整的后果想象得太嚴重。因為股市跟銀行不一樣,沒有系統性的風險。最多投資者沒有錢了,可能有負的財富效應,對于GDP的短期增長有負作用。但是這時候可以通過別的政策來彌補,比如更寬松的財政、貨幣政策。事實上政策比較寬松,整體經濟基本面也不錯,所以股市崩盤,對于整個經濟基本面影響是有。但是不是那么嚴重。救市,我一直沒有舉手。中國經濟二十多年了,也經歷過幾次熊市。我們起碼看過這樣的五六次封面報道。所以股市的下蕩,這個熊市我們不是第一次,但是以前還好,沒有大規模的用國家隊救市,這一次好象中華民族到了危機的時刻,一定要動員各種力量救市,結果給股市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。現在三千多點,我說很難說,這個三千點究竟是基本面是三千點,還是是因為救市的資金還在抬著,所以是三千點。對于理性的投資者,本來對于中國的經濟對于中國的股市沒有那么悲觀,但是欲進不能,因為現在的股價是扭曲的股價。所以我覺得這個后遺癥是很嚴重的。當初把這個股市吹成一個大泡沫,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。之后救市,直接干預股市,我覺得也是徹頭徹尾的錯誤。
胡祖六:資本市場你也講了,趨勢是企業融資,給投資者提供各種投資的工具,來做資產管理。這是第一個功能。第二我覺得還是有風險管理、風險分散的功能。就是融資的話,比如你有錢,你就給我提供錢好了,我不需要到資本市場掛牌。我到資本市場上掛牌是分散化,把風險分散到不同的投資者手上。風險分散。這個是資本市場很重要的功能。
第三,我覺得確實資本市場能夠,比如說目前中國的經濟轉型,很多傳統產業產能過剩,需要整合,我覺得可能資本市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要通過并購幫助產業繼續整合。這個肯定優于政府依靠行政拉郎配的效率更好。我們還要培養創新型的高科技經濟,因為這些行業有很大的風險,一般銀行不愿意貸款,到了資本市場,肯定可以幫助很多新型的高科技企業快速發展。
除此之外,資本市場不要賦予它太多的社會責任。否則資本市場不堪重負,就脫離它的本質了。這是我的看法。
胡祖六:首先說資本市場,歷史沒有像英美兩百年,或者像荷蘭四五百年的歷史了,沒有那么長的歷史。但是近二十年已經有很長遠的進步。比如今天A股,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股市,從規模,到上市公司的數量,到交易額,日均交易額等很多指標,說明中國已經是非常大的一個股市,非常重要的一個股市,而且孫瑋孫總,我們當時還在做大型央企的上市的時候,有一些時候還要到香港去發,國內沒法發。但是今天工行、農行,這種都是很大很大規模的。世界上,在阿里巴巴之前,是第一大第二大的IPO,在中國在香港都可以聯動做了。我覺得這個是了不起的成就。但是就像一開始講到的15年的股災,講到這個問題那個問題,確實問題挺多的。我覺得要真正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,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繁榮,推動我們結構轉型,推動我們創新,我覺得還是任重道遠,有很多事情要做,當然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做。我認為兩三件事情是比較重要的。
首先是IPO的改革。因為股災的后遺癥,其中一個犧牲品就是IPO的改革,完全停下來了。我覺得IPO由行政審批制到注冊披露制,這個很重要。這個是參照國際慣例。我覺得香港的模式,這么行之有效,為什么內地不能參照呢?這是第一個,我覺得IPO已經刻不容緩了。
第一個是IPO改革。第二要更好的并購。就是上市公司的并購。
第三是機構投資者,特別是共同基金,公募基金。因為你看公募基金也快二十年了。但是發展非常慢。整個加起來,還不如美國一個中型的公司。搞了這么多年,中國為什么還不大?我覺得還是太苛刻,導致這幾年大資管,導致了私募可以做,為什么公募做不起來。這個還是有公募的大型機構做投資人。他只是買進的長期的機構投資者,我覺得非常重要。
所以三者,IPO、并購、共同基金的發展。
胡祖六:我補充一點。這個當然是有必要的,危機發生之后,有很多的教訓,通過對于銀行的資本金,對于供給,對于流動性,對于公司的治理要求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但是問題是,危機發生之后高度政治化的氣氛之下,矯枉過正,國會通過這么一個巨法,幾千億。我不是律師,我讀了半天,越讀越糊涂,怎么去執法,怎么去合規,太復雜了。里面各種規則都是相互矛盾的。包括沃克爾法則,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復雜。你真的要實施這個法,要有很多的細則,最后監管成本大幅度的上升。你本來希望金融市場穩定,穩定的后果是什么?是希望積極創造就業,最后銀行不敢放貸了,我覺得是矯枉過正。監管很重要,而不是更多的監管。
胡祖六:注冊制并不是把門檻降低,只是一個公司具體發行、上市,按照規則來辦,只要你符合規則,不帶來很多隨意的空間。
現在很多公司,按照銀行、律師事務所的報告都可以滿足的。但是要把這個申請表遞交上去,也是猴年馬月,要排很長隊,這是因為監管機關有行政效率在里面。這也會帶來腐敗的風險。所以注冊制更市場化,只要你符合證券法、公司法,符合上市條件,你信息披露做好之后,然后由中介,比如說投行、律師事務所、審計事務所簽了字,就可以上市,不會有行政因素干擾。另外退市,其實現在上市很難,蜀道難難于上青天,為了上一個市,公司的CEO整天跑證監會,最后也不見得能上市。但是上了市之后,里面各種各樣的問題,比如舞弊、市場操縱。現在上市容易了,要持續監管,包括那一些違法的公司,要進行民事的刑事的懲罰,甚至退市,這是一條龍的。注冊制之后其實是更嚴格了。